細胞在各自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階段以及活化過程中,其細胞膜表面均可表達供鑒別的特殊結構,即表面標志。流式細胞術在細胞表面分子的檢測與分析主要應用于免疫細胞及其亞群的檢測與功能分析;血液系統細胞表面標志的研究;細胞群體及細胞表面標志變化的檢測;細胞表面標志構成性質分析。
細胞內或細胞核內染色結合流式細胞術分析確定某些細胞內細胞因子或蛋白表達水平。分析細胞內或細胞核內抗原的關鍵在于熒光標記的抗體能自由進入細胞內或細胞核內,且不能破壞細胞形態的完整性和保持細胞內靶抗原不變。因此細胞內或核內染色的關鍵在于細胞固定和胞膜或核膜穿透。
抗原分布位置:
細胞表面抗原:CD分子、趨化因子、整合素、細胞因子受體、Fc受體
細胞內抗原:細胞因子等
細胞核內抗原: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等
流式操作流程
抗體標記方法
1.直接標記法:在一定量細胞懸液中,直接加入連接有熒光素的抗體進行免疫標記反應,加入緩沖液洗滌后,上機檢測抗體熒光。
2.間接標記:在一定量細胞懸液中,先加入特異的第一抗體(純化后的無熒光抗體),待反應完全后洗去未結合抗體,再加入熒光標記的第二抗體,生成抗原—抗體—抗抗體復合物,上機檢測其上標記的熒光素被激發后發出的熒光。此方法中的熒光來源于二抗。
直接標記與間接標記比較
比較項目 |
直接標記法 | 間接標記法 |
標記步驟 |
一步 | 兩步 |
抗體 |
熒光素偶聯抗體 | 生物素偶聯抗體、熒光素偶聯SA |
應用 |
常用 | 多通道分析要求通道搭配時 |
優點 |
方法簡單、結果準確,易于分析, 多指標共標記(非特異性染色少), 多用于臨床標本的檢測 |
放大熒光信號、節約抗體種類, 多用于科研標本的檢測 |
缺點 |
成本較高 |
步棸多,細胞易丟失,二抗一般為多克隆抗體, 特異性較差,非特異性熒光背景較強,易影響實驗結果。 |
※點擊下載流式實驗解決方案
※點擊下載Bioss信號轉導方向抗體(此表格僅展示Bioss可用于流式抗體產品的名稱與編號,每種抗體都有以下熒光標記產品Alexa Fluor 350、Alexa Fluor 488、Alexa Fluor 555、Alexa Fluor 594、Alexa Fluor 647、AP、APC、Biotin、Cy3、Cy5、Cy5.5、Cy7、FITC、PE、PE-Cy3、PE-CY5、PE-CY5.5、PE-CY7)